6月23日《中国足球报》载文指出,面对现实必须承认,亚洲足球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全面的,而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竞争环境的落后。
如今世界足坛的一大特点就是国际化,即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所强调的“走出去,请进来”。据统计,参加本次杯赛的704名运动员中,有44%在国外踢球,其中多数人是在欧洲。这些球员不仅在国外“淘金”,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足球技术,受益者其实是他们的祖国,像本届杯赛令人大吃一惊的尼日利亚队即是如此。
而亚洲足球却缺乏这种与国际水平的真正交流,致使一些亚洲球员盲目骄傲。日本身价最高的球员中田英寿在输给克罗地亚队后说的话就很有代表性:“日本队被打败,我感到很突然。”其实,如果冷静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日本队输得并不冤。
亚洲“强队”的表现也给中国足球以强烈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中国足协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外援为例,赛季开始前各队纷纷引进大批外援试训,结果是不满意的多,浪费了国家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扶上马,送一程。现在的中国足协把俱乐部扶上了马,却没有亲自送一程。
还有,在选派优秀运动员出国踢球的问题上,中国足协显得过于刻板。诚然,运动员是否可以出国踢球是俱乐部的权利,但是从中国足球的整体利益着眼,中国足协应把它当作提高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步骤来抓,不能完全迁就俱乐部的既得利益。